English

献礼片为何叫好又叫座

1999-09-15 来源: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张宏 我有话说

在临近国庆五十周年之际,一批展示新中国五十年历史与成就的弘扬主旋律的影片纷纷出台,如《国歌》、《春天狂想曲》等等。据了解,这批国庆献礼片不仅叫好而且叫座,看过的人认为题材很新,拍得好看。这批献礼片同以往献礼片有何不同呢?记者采访了三位导演。

滕文骥(《春天狂想曲》导演):这部《春天狂想曲》是政府出钱,但作为导演不能让自己拍出来的片子让人觉得没意思,不能只有概念,一味地一空洞说教。我拍片强调人性和人与人的关系。以前的音乐家与普通人接触很多、很近,我就从这一点出发,没有只拍一个人,没有只拍真人真事。因为这样才有发挥余地,所以有了一个涵盖一代音乐家精神风貌的形象。

刘远中 (《少年雷锋》导演):现在的献礼片比过去题材要丰富,镜头也很讲究美感,景像质量也很高。像《国歌》等献礼片都是怀旧题材。新一代的导演接受了很多西方风格,加以借鉴到拍摄中去,运用很新的电影语言,与以往电影语言的平面、呆板、缺乏变化大不相同。另外导演现在越来越会讲故事,题材挖掘得也很深,角度选择也很独到,人物形象丰富、新颖。当然引进设备也比以往要先进,镜头表达自然,比过去要流畅、富于美感。基本上突破以往的主题先行和模式化图解人物。

陈国星(《横空出世》导演):拍片从自己感觉出发,献礼片要拍好,关键是做感情,做人物,而不仅是写历史,把电影当成教科书。

从导演的看法中,我们可以看出,当代导演的意识在不断更新,对献礼片有了自己的理解与消化,不再只是图解历史。即使是献礼片,也开始融入个人风格,并把视角逐渐从历史的大角度转向个人或平民角度,更加强调人性和个人情感,风格趋向质朴,更能打动观众,贴近观众的心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